诗词大全
/
/
胡令能
/
观郑州崔郎中诸妓绣样/咏绣障

观郑州崔郎中诸妓绣样/咏绣障

·作者·

胡令能

·朝代·

语音
  • 译文
  • 注释
  • 赏析

日暮堂前花蕊娇,争拈小笔上床描。

绣成安向春园里,引得黄莺下柳条。

标签:
  • 赞美
  • 译文

    黄昏余晖之下,厅堂前面鲜花娇美。一群可爱绣女,争拿笔上绣床写生。

    绣成美丽屏风,静静放进花园,逗得黄莺好奇,离开柳条飞来。

    语音
  • 注释

    此诗一本题作《咏绣障》。绣障:刺绣屏风。绣样:描画刺绣图样,用针刺绣前的一道工序。

    花蕊(ruǐ)娇:双关语,一指刺绣图样,一喻刺绣少女。花蕊:花心。娇:美丽鲜艳。

    拈(niān):用两三个指头捏住。床:指绣花时绷绣布的绣架。床:指绣花架。

    安:安置,摆放。

    下柳条:从柳树枝条上飞下来。

    语音
  • 赏析

    这是一首赞美刺绣精美的诗,写妇女绣品巧夺天工。首句“日暮”、“堂前”点明时间、地点。“花蕊娇”,花朵含苞待放,娇美异常──这是待绣屏风(绣障)上取样的对象。首句以静态写物,次句则以动态出人:一群绣女正竞相拈取小巧的画笔,在绣床上开始写生,描取花样。那看到花开娇美,争先恐后的模样,眉飞色舞的神态和动作的轻灵优美,如一幅自然的画卷都从“争”字中隐隐透出。“拈”,是用三两个指头夹取的意思,见出动作的轻灵,姿态的优美。这一句虽然用意只在写人,但也同时带出堂上的布置:一边摆着笔架,正对堂前的写生对象(“花蕊”),早已布置好绣床。和动作的轻灵优美,如一幅自然的画卷。三四句写“绣成”以后绣工的精美巧夺天工:把完工后的绣屏风安放到春光烂漫的花园里去,虽是人工,却足以乱真,连黄莺都上当了,离开柳枝向绣屏风飞来。末句从对面写出,让乱真的事实说话,不言女红之工巧,而工巧自见。而且还因黄莺入画,丰富了诗歌形象,平添了动人的情趣。从二句的“上床描”到三句的“绣成”,整个取样与刺绣的过程都省去了,像“花随玉指添春色,鸟逐金针长羽毛”(罗隐《绣》)那样正面描写绣活进行时飞针走线情况的诗句,在这首诗中是找不到的。胡令能诗风清丽,富有情趣,散发着浓郁的生活气息,堪称唐诗园囿中奇香扑鼻的山花野草。这首《观郑州崔郎中诸妓绣样》就有这样的特点。此诗头两句是现场目击,后两句是合理想象,既有情趣,又有意趣。语言明白如话,意境明丽如画。这样的诗,现代人解读毫不费力,且清新可爱,足见其有超越时空的魅力。沈德潜在论及题画诗时说:“其法全在不粘画上发论。”(《说诗晬语》卷下)“不粘”在绣工本身,不以正面敷写争巧,而是以映衬取胜,也许这就是这首诗在艺术上成功的主要奥秘。

    语音

猜你喜欢

  •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
    · · 韩愈

    天街小雨润如酥,

    草色遥看近却无。

    最是一年春好处,

    绝胜烟柳满皇都。

  • 七步诗

    版本一

    煮豆持作羹,漉豉以为汁。

    萁在釜下燃,豆在釜中泣。

    本自同根生,相煎何太急?

    版本二

    煮豆燃豆萁,豆在釜中泣。

    本是同根生,相煎何太急?

    版本三

    煮豆持作羹,漉菽以为汁。

    萁在釜下燃,豆在釜中泣。

    本自同根生,相煎何太急?

    版本四

    煮豆然豆萁,漉豉以为汁。

    萁在釜下然,豆在釜中泣。

    本是同根生,相煎何太急!

  •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
    · · 李白
    七言绝句

    故人西辞黄鹤楼,

    烟花三月下扬州。

    孤帆远影碧空尽,

    唯见长江天际流。

  • · 两汉 · 陈琳

    春天润九野,卉木涣油油。

    红华纷晔晔,发秀曜中衢。

    仲尼以圣德,行聘遍周流。

    遭斥厄陈蔡,归之命也夫。

    沈沦众庶间,与世无有殊。

    纡郁怀伤结,舒展有何由。

    轗轲固宜然,卑陋何所羞。

    援兹自抑慰,研精于道腴。

  • 如梦令
    · · 向滈

    谁伴明窗独坐,

    我共影儿两个。

    灯烬欲眠时,

    影也把人抛躲。

    无那,无那,

    好个凄凉的我。

蜀ICP备16012350号-3   |   网站建设:四川云图信息 400-028-0339